财经焦点:美经济扩张10年超最长纪录!美制造业亮红灯!亚洲贸易战开打日本对韩国翻脸!

休斯敦华人资讯网   2019-07-02 16:01:45
收藏


美经济扩张10年超最长纪录!美制造业亮红灯!亚洲贸易战开打日本对韩国翻脸!中国人均收入$9732中等国家!川习会结果好于预期但专家发警告!人民币突大幅收跌!财经焦点July 2,2019





财经焦点2019年7月2日内容看点:
美经济创历史最长扩张期纪录 超过十年
美国制造业亮红灯 增速连续3个月放缓
亚洲贸易战 日本一招封喉韩国最强产业!
人均$9732 中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上方
贸易谈判优于预期 人行:根本问题仍存在
购汇汹涌人民币大幅收跌近400点 升值难


【美经济创历史最长扩张期纪录】
美西时间7月1日,根据多家外国媒体报道,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连续增长的第121个月,创下超过十年的最长扩张期新纪录。但总体上,本次的经济增长比过去的扩张稍弱,累计的单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约25%,远低于上一次的经济增长速度。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将2009年6月定为最近一次经济衰退的“谷底”。经过10年时间,美国经济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如今在经济增长持续期接近十年大关之际,市场也在猜测这轮复苏还能持续多久,未来几年是否将不可避免地再度出现衰退。美联储等官员在评估美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后表示,若能逐步实现美联储和川普政府的重建中产阶层收入目标,美国经济复苏还能再持续数年。早在6月中旬美联储曾暗示,可能最早在本月降息;而现在它正试图传递一个相同讯息,希望可以让“紧促”的经济再维持几年时间。但短期内,受制于全球贸易争端和其它风险因素,可能拖慢全球经济脚步。

【美国制造业亮红灯】
美国时间7月1日,据美国中文网报道,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发表报告称,由于新订单和库存下降,美国制造业连续第三个月增长放缓,制造业指数在5月至6月期间,从52.1下滑至51.7。
报告称,虽然制造业仍在增长,但全美制造业正在持续疲软。川普政府同中国,欧洲和墨西哥的贸易争端以及美元汇率上涨削弱了美国的出口,同时增加了美国制造商对于前景的不确定性。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50.5,表明海外需求几乎没有增长,制造商持有更少的供应量,表明制造商担心需求会进一步放缓。整体订单积压也在缩减,客户的库存虽然仍在下降,但却在减缓。当制造商的客户持有更大的库存时,这意味着他们从工厂订购的商品更少。
不过,ISM报告称,目前仍有有一些积极迹象:6月份生产和就业增长加快。美联社称,总统川普推迟了他最近的两次最大的关税威胁,但这并未完全消除对制造商的威胁。川普在周末G20峰会期间同意与中国进行更多的贸易谈判,并暂缓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进口税。此外,他还推迟了对来自墨西哥的所有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

【亚洲贸易战打响】
美西时间7月1日,据环球时报消息,日本经济产业部宣布将加强面向韩国的出口管制。这一最新举措可谓是直接打到了韩国经济的要害。据了解,日本将对用于制造智能手机与电视机中OLED显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酰亚胺”丶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光刻胶”和“高纯度氟化氢”等半导体的三种材料,加强面向韩国的出口管制。而这一举措无疑是在直接打到了韩国经济的要害。韩国三星电子丶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企业立即拉响警报。受上述消息影响,三星电子当天下跌0.85%,LG电子更是下跌3.28%。众所周知,半导体是韩国的支柱型产业,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这两家韩国半导体公司占据全球市场份额23.5%。但另一方面,韩国的半导体材料的进口却严重依赖日本,也难怪韩国非常紧张。尽管日方没有说明制裁的原因,但多家媒体一致认为,此举是为了报复韩国不断向日本讨要二战时韩国劳工的赔偿。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将针对日本采取措施,包括在WTO提起诉讼。

【中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上方】
美西时间7月2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篇报告中表明,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据报道,7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沧桑巨变七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自建国初期至今的巨大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去年GDP突破90万亿大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比如,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195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19.6亿元,而在2018年为30.5万亿元;比如,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我国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6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此外,我国2018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8万亿元;外汇储备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财政收入突破18万亿元;城镇化率达59.6%。

【关美中贸易谈判进展优于预期】
北京时间7月1日。据彭博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赫尔辛基出席由芬兰央行举办的活动时表示,上周末在G20峰会上,美中贸易谈判的进展优于预期,但困难仍然存在。易纲表示,未来他还会保持谨慎,因为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虽然在大坂达成具有建设性的贸易谈判路线图,但结构性和根本性问题方面的困难仍然存在。他强调,只要美中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正常的贸易关系,两国就能继续谈判,双方可以逐一解决问题,更好地解决对方首要关切的议题,并保持贸易关系。而在提及中国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时,易纲表示,央行利率处于舒适的水平,经济成长接近中国市场的潜力,目前的政策立场足以应对不同的情况。这番言论也表明若贸易战的风险仍在控制之中,央行决策者不一定会采取更广泛的宽松措施。另外,易纲表示,由于劳动力供应减少丶地方官员减少强调GDP的成长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等因素,中国的经济成长将持续放缓。

【人民币大幅收跌】
北京时间7月2日,据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报道,人民币逢低购汇需求再度涌现,但汇率当日大幅收跌近400点至近一周新低,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短期或考验6.9元支撑。
据报道,有交易员表示,市场快速消化中美恢复磋商利好,中美谈判此前多次反复也降低了后续达成协议的预期,逢低购汇需求再度涌现,午后美指平稳但人民币却加速回落,短期或考验6.9元支撑。他们并指出,中美贸易休战也明显降低了美联储多次降息的预期,加上欧洲和英国数据不佳,美元获得提振,人民币反而承压。但川习会之后离丶在岸美元/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均出现回落,风险逆转指标也随之调整,表明人民币短期贬压继续消退。
中国总理李克强2日表示,从宏观层面讲有降准和加大定向降准工具来利用,还有融资和其他方面工具来导向定向支持民企和中小企业;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德商银行最新报告称,1日收盘时关于中美贸易停战的利好已经开始消化,但根本上说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很大。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