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论 美国困境:解雇保护水平提高会导致外包人员增加吗?

休斯敦华人资讯网   2019-12-12 22:25:31
收藏

作者:柯振兴 印第安纳大学法学博士,南开大学助理教授 | 纽约华人资讯网特约作者


2019年12月12日

编者:分配问题牵着美国总统大选的神经,而外包业是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因为它可能激怒那些因外包而丢掉工作的美国选民,也可能影响那些支持和依赖外包的IT领袖的投票意见。 从2008年奥巴马,到2016年川普,到现在民主党初选群鹿角逐,“外包”是一个影响美国政治丶经济丶社会等多个领域敏感而微妙的话题。

“外包”,是指企业为降低成本丶保留核心业务和提高竞争力,而将自己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外部企业的一种商业行为;“离岸外包”,则是指将业务委托给外国企业。

美国近年来IT外包发展迅猛,大公司纷纷将软件编程丶客服中心丶金融分析中心等业务转移到印度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2015 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267.8 亿美元,同比2014年增长9.2%,其中,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软件发包国家,占全球市场的55.3%,居世界首位。第二位欧洲,25.5%,第三位日本,10%。由于同期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不如人意丶就业率下降,尤其是高技术行业的白领工作流失海外,因此外包成为众矢之的。

今年参加总统竞选的波士顿参议员沃伦认为,几十年来,大型跨国公司通过贿赂和游说等方式将他们的意图融于美国的贸易政策之中。那些大公司已经变富了,但其他人都付出了代价——美国因跨国公司的海外外包失去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降低了美国工人的工资,加快了气候变化并挤压了美国的家庭和农民。

一方面,沃伦批评美国历届政府几十年来的不作为,助长了那些对美国毫无忠诚度的大公司外包行为;一方面,沃伦呼吁IT巨头在外包业务上作出改变。2019年8月沃伦与另外9名参议院联名写信给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呼吁谷歌公司采取“立即行动”,将越来越多的合同工在工作6个月后转为全职雇员。

那么,外包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对解雇自由作出限制会致使外包工人增加吗?经济学家们对此有话说。本文由柯振兴博士向大家介绍著名经济学家MIT教授戴维·H·奥托(David H. Autor)的研究发现。

——————————————————————————————————————————————————

在1979年到1995年之间,美国的外包业发展迅速,几乎每年都有11%的增长。同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州开始对雇主的解雇自由做了限制。美国经济学家丶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戴维·H·奥托(David H. Autor)[1]挑选了临时辅助业[2](Temporary Help Services,简称THS),作为外包行业的一种形式,考察解雇保护水平的提高与临时辅助业就业人数增加的关系。2003年,他将研究论文[3]发表在国际经管类顶级期刊《劳动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上。本文在此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的研究成果,有意了解详细信息的请参阅原文。


MIT 奥托教授,图片来自MIT官网

在论文里,奥托教授先介绍了解雇保护的历史发展。早在19世纪,美国就确立了解雇自由原则(employment at will),即雇主可以在任何时刻,以任何原因(无论是好原因和坏原因,甚至是没有原因)解雇员工。但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普通法也发展了解雇自由的例外情况。比如雇主解雇劳动者不能违反公共政策。奥托教授的文章一共讨论了三种例外情况,一种是公共政策,一种是隐含的合同义务,比如雇主对于解雇方式的间接承诺就构成法律的拘束力,第三种是诚实信用和公平信用原则。这三种例外情况都对雇主的解雇自由做了限制。


接着,奥托教授介绍了他所使用的数据来源。首先,他统计了美国各个州对于解雇自由例外情况的适用情况(截止到1995年)。关于解雇保护的程度,每个州可以自主决定本州情况。有些州可能适用公共政策例外原则而没有适用其他原则,有的州则全部适用(参见论文的附录一)。其次,关于1979年到1995年临时辅助作业(THS)雇佣人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人口调查局的郡商业模式(County Business Patterns),每年的3月份统计一次。此外,还有一些控制变量,每个州的非农就业人数使用了劳动统计局State and Area 州和地区就业统计(Employment Statistics)的数据。作者还使用了当前人口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中的Outgoing Rotation Group (ORG) 来统计每个州每年的劳动力情况,包括教育水平丶性别丶年龄等情况。


接下来,作者运用回归模型具体考察三种解雇保护的例外情况对于临时辅助作业(THS)就业的影响。数据显示,公共政策与诚实信用这两种解雇自由的例外情况对于THS就业没有显著性影响。原因可能是,采纳这两种例外情况的州都是THS已经迅速发展的州。而隐含的合同义务这一例外情况则对THS就业的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作者还作了估算,在1973年到1995年之间,隐含的合同义务这一解雇保护原则的采纳至少能解释20%的THS业务的发展。



奥托教授还考察了工会的作用。工会角色的变化也是这些年THS发展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数据显示,当工会发展时,THS人数也随之增长。不过作者也指出,这些年工会的覆盖率迅速下降,不能认为工会发展导致了THS人数的增加,而是THS人数增加迅速而工会覆盖率的下降稍显缓慢导致了数据上的关联。其次,不像隐含的合同义务,工会的发展对于THS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的解释(causal interpretation),工会不能被认为是外生变量(exogenous)。




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这个研究结果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是个讽刺,这些干预希望更好地保护雇员权利。作者还举了卡梅尔·达伦·阿斋莫鲁 (Kamer Daron Acemoğlu )和乔舒亚·大卫·安格瑞斯特(Joshua David Angrist) [4]等人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美国残疾人保护法的颁布减少了残疾人的就业。而民权法的颁布增加了雇主使用裁员来解雇黑人雇员,并更多地雇佣有经验的雇员而不是年轻雇员。但是,作者也强调,基于目前的证据,这些研究的结论仍然不是最终确定的(indeterminate),比如也有人通过研究证明对于一些私人合同,法律干预能提高效率。因此,在法律的干预下,雇员的利益是否受伤害以及如果是这样的话,哪些雇员利益受伤害,仍然是一个等待研究的题目(a question open to research)。

注:[1]戴维·H·奥托(David H. Autor)是美国经济学家丶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也是该校“学校效率与不平等倡议”(School efficiency and Inequality Initiative)的联合主任。奥托对经济学各个领域都颇有贡献,但他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劳动经济学。

[2] 临时辅助业(Temporary Help Services),属于外包的一种。这种用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外包公司雇佣和审查员工,但是员工在实际用工的公司上班,服从实际用工公司的监督。关于临时辅助业的详细介绍,可参见:“Employment Growth in the Temporary Help Industry”一文。

[3] Autor, David. H. (2003).Outsourcing at Will: The Contribution of Unjust Dismissal Doctrine to the Growth of Employment Outsourcing.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1(1), 1-42.

[4]卡梅尔·达伦·阿斋莫鲁 (Kamer Daron Acemoğlu,1967年9月3日--- ),是土耳其裔美国经济学家,自1993年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目前是麻省理工学院伊丽莎白和詹姆斯·基利安经济学教授。2019年他被任命为学院教授。

乔舒亚·大卫·安格瑞斯特(Joshua David Angrist,1960年9月18日---),以色列裔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在劳动经济学丶城市经济学丶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等领域跻身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之列,并以利用准实验研究设计(如工具变量)来研究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经济或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闻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学校效率与不平等倡议”(School efficiency & Inequality Initiative)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合主任,该倡议名为“研究美国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其他参考文章

How Large Are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Evidence? https://economics.mit.edu/files/3910

Consequences of Employment Protection? The Case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https://economics.mit.edu/files/17

Senators demand Google make contractors full-time employees after 6 months,https://www.cnbc.com/2019/08/05/senators-demand-google-make-contractors-full-time-employees.html

美十位议员要求谷歌:临时工外包工工作半年须转为正式工,https://new.qq.com/omn/TEC20190/TEC2019080600216000.html

(编辑:Dorit,个别名字略有修改并补充注释 来源:《美国劳动法观察》 本文不代表纽约华人资讯网观点)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