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 910
经验 910

揭秘楼盘“热销”五大骗术

发布于: 2013/08/12  7:36 pm

现而今买房坑爹那是自然规律,您要是能买到和广告一样的房子,那您留个地址,咱们都来围观。咱也不生气,毕竟,开放商也是为了赚钱嘛又不是专做慈善的,话又说回来,现在做慈善的也是为了赚钱,好了,这要是少两个平米,游泳池只有澡盆大我们也认了,别整一套从哈哈镜出来的就行。闲话不多说了,咱们先来瞧瞧房地产业所谓的“热销”,您看好后再考虑考虑要不要去排队。
   中国人买东西向来有跟风凑热闹的从众心理,因此一听说哪个楼盘观者如潮,或者几个人抢一套房子,说实在的,对想买房的人来说想不动心都难,当然其前提是与自己理想中的地段、价位大致相符。就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盲从心理,开发商、代销商们才有戏可演。下面就罗列五种他们惯用招数,以警示各位。
  
   ·骗术1 内部认购探虚实
  
   从内部认购测温度楼市沸腾之时,房产商卖房也烦恼,方方面面托关系讲人情,不是求托儿降一点价,就是近水楼台抢个内部认购从而不必舟车劳顿去日夜排队。由此衍生出新楼盘开盘前的一种销售手段——内部认购。在待售项目尚未获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先行发售楼盘购买资格,这种缺乏保障的卖楼花,虽然后来被管理部门明令禁止,但是至今仍然流行。
  
   开发商借内部认购来测试所开发楼盘温度高低,并积累目标客户。消费者也不妨顺藤摸瓜,借此判断楼盘是否热销。一般情况下楼盘项目的内部认购时间越短,做局的可能性越大。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内部认购时间很短的楼盘,排队的人铺天盖地,楼盘好像更热销,这其中多数有问题,如果一个新楼盘经过较长时间内部认购,就会积累相对有较多数量的目标客户。这种情况下,想买房的人不妨多方打听,结交其他准客户,倾听他们对楼盘的评价反应,从中即可了解到大部分买家对该楼盘的兴趣意向。
  
  
   相关链接 内部认购被明令禁止
  
   建设部颁发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2条明确规定:“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销售商品房,不得向买受人收取任何预订款性质费用。”也就是说,“内部认购”等是违反国家相关法规的,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发生纠纷,购房者难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骗术2 推房技巧有门道
  
   在房子数量的推出和价格的制定上最关紧要,前者关系到售楼进程的快慢,后者决定了售楼利润的厚薄。一般常用的策略是推出总量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而且,这里面所推单元也大有讲究,通常的做法是拣最差的房型和楼层先出手,这样一方面可声称那些好的单元已经“名花有主”,即所谓的“制造饥渴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这些“丑女”到最后“待字闺中”。当然,这其中也要混杂一些好房型,否则会造成目标客户的流失。
  
  
   ·骗术3 房托儿造市花样多
  
   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消费者心里都明白,为制造人气、烘托气氛,避免出现冷场,有的楼盘在开盘时会到外边雇用一些人回来充当买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房托儿。
  
   当你来到一个热火朝天的楼盘销售现场,看到一堆人挤在楼盘的模型旁边装模作样地说“这个楼盘好啊,住在这里好,有小学,环境又像公园”。或者在看房巴士上遇到不少业主和买家都在互相交流说自己这房子买得好、买得值的时候,那你就有可能是遇上了“楼托儿”了。尤其在长假期的时候,楼托儿的重要性更大。买家在拥挤的楼盘现场,看到一个个“托儿”抢着下订单的时候,从众心理、怕“认输”的心理,使得买家马上加入抢下订单的队伍。
  
   新盘雇“托儿”炒人气,制造“假热销”现象已经很普遍。实际上一些确实热销的楼盘,雇“托儿”的现象也不少见。
  
   “排这么长的队,是买什么呢?”自从告别了紧缺经济的时代,排队买东西实在是稀罕事,但在楼市却是见怪不怪的平常事。叫人窝火的是,千辛万苦、贪早摸黑来排队,长长的人龙里不少是房产商雇来托市的“房托儿”。房产商“雇托儿炒楼”同样是营造稀缺房源的一种手段,只不过其目的不仅在于营造一个热销的假象,更要制造出“楼盘遭到抢购”的局面,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还会给买房人造成相当程度的心理压力,使其做出非理性的判断和购买决策。
  
  
   专家提醒 头脑冷静好购房
  
   业内人士指出,造成“排队买房”的现象,也是开发商运作楼盘的一种策略。一个楼盘首推的房源,只占到了整个楼盘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前来登记的人数却超出房源几倍,这就必定会让购买者有“想买房得赶早”的急切心情。
  
   ·骗术4 销售气氛迷惑人
  
   现场道具和售楼气氛的营造也很重要,比如:业绩示意图上要伪装得一片红摵焐标识代表已售单元。问销控台:“请问某某号还有吗?”那边售楼专案响亮地回答:“对不起,某某号已被订走!”如此三番五次且表情丰富地一唱一和,搞得购买者很紧张,那些心理素质欠佳者就会暗自着急:“卖得不要太好噢!赶快下单吧。”就这么一不小心,口袋里捂得热乎乎的一叠钞票就溜了出去。
  
   ·骗术5 网上成交数据有玄虚
  
   今年开始流行起了网上售房,数据全公开,你以为难作假,但有些数据看了也没用,要具体分析,有些不良开发商弄虚作假自有一套。如某楼盘8月份开盘就宣称卖光了,但是打开销控表你就会看到实际签合同的只有10套左右,3套没卖掉,但其他都是预订,而预订的也算是成交的。不要搞错,8月到现在还是预订,那么什么时候才把合同签了?这实际在有意制造紧张空气。到底卖掉多少绝大部分都是值得商榷的,如某某花园,原来好像是7月份就开始销售,卖掉几套,但后来觉得8月份卖得太少,就把7月份的拉掉,放到8月,而就算这样,你去销控表看看,号称已经卖掉大概70%-80%,但实际签掉的合同也只有几套而已,但撤消的倒有30套,现在销售商就利用预订及交定金也算是卖掉来装装门面。
  
   “网上房地产”方便了市民购房,一些不法开发商还是在暗中作祟。专家透露,常见作假行为有开发商发布与实际成交价格有明显差异、不真实的房地产参考价格,并且参考价格不予修改;虚拟成交信息,虚构定金合同、预售合同,很多合同的撤销比例超过50%,中介和关系户截了市民“买房路”;半夜售房、该售不售的现象出现,并且诋毁网上信息的准确性;提交虚假网上信息,拒绝发布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相关链接 商品房网上销售是怎么回事?
  
   “网上售房”不是我们知道的一般意义上的互联网的电子购物,它是一套管理商品房销售行为的系统,通过控制销售房源和签订合同来实现其功能。其工作原理是,将开发商和主管部门纳入一个局域网中,开发商在办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时,要将所有待售商品房信息挠晗傅矫刻椎姆亢拧⒙ゲ恪⒊向、面积、设施、用途等斒淙胂低常待取得许可证之后,这些房源才可进入销售界面。购房人确定购买对象,必须通过这套系统签订合同,之后这套房子便进入已售状态。
  
  
   忌盲目 适合自己最重要

来源网络

联系时请一定说明是在休斯敦华人资讯网看到的,谢谢

类别: 买房 房产资讯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ChineseInHouston总共有1291条点评, 1368次评分
修空调找老李,修不好不收费!
Review by 227大头猫 at 08/21/25
李师傅人不错,今天我朋友家空调排水管堵了,李师傅修好后,竟然没收费,人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