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融诈骗案件在蔓延,尤其针对女性

发布于: 2020/11/05  2:04 pm

最近有不少受害者来投诉,说被网络金融诈骗,而且金额巨大。诈骗者主要针对纽约或加州的中年女性,以网络恋爱为由,骗其将资金转到香港。这类型的案件其实以前就有,尤其在现在网络发达的年代。只是最近更加频繁,因为更多人有机会呆在家里或泡在网上。

受害者基本都为女性

这类诈骗类型中的诈骗者往往是男性,我们称之为A,受害者是女性,称之为B。

A无论是通过头像或个人资料,都把自己包装展示成一个跨国金融公司的高管在美国当地出差,然后在出差期间利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加B为好友,通过聊天在短时间内跟B确定所谓的恋爱关系,并谎称出差结束已经回到香港。这样既有借口避免和B见面,又为金融诈骗作好铺垫。

A会谎称自己回到香港,同时推荐新的金融项目。以现在的金融风暴为借口,怂恿B进行所谓的抄底。一般前几次的金额并不很大,可能只是几万美金。同时A公司会有人冒充工作人员,打电话给B进行相关的信息核对,也会提供单据。当然这些所谓的证据全部都是伪造的,其实以现在的技术伪造一份单据,实在是简单不过的。



这些所谓汇款的商业行为,同时也是伴随着情感的升华而愈演愈烈。同时 A会以各种补税,补差价,升级项目 VIP服务为由,继续向 A要求更多的汇款。

一旦某一天 B开始怀疑, A随即消失。即使报警,警方调查难度巨大。而且香港是自由兑换的金融市场,转移资本非常方便,这些钱早已被转移到其他国家。最后即使抓到嫌疑犯,赃款可能也追不回来。

金融诈骗没有漏洞吗?

A往往本身并不在香港,只是把自己的定位地点伪造成香港,其实在技术上属于非常简单的。最后警方调查后,发现A本身只是在中国大陆的某一个城市。之所以选香港的银行作为汇款地点,是因为香港属于可以货币自由兑换的。所以即使最后报警追查,可能最后的资金也不知所踪。

在整个过程中其实有不少漏洞。但是作为中年妇女往往会被情感所蒙蔽。比如B提出要求视频的要求,A会因为现在进行金融项目为由,公司要进行监管,所有的摄像头都被公司摘下来。

而处于被情感蒙蔽双眼的B往往也会深信不疑,反而对A的专业性更为钦佩。这就是导致最后汇款越来越多,最后可能在某一天A就突然消失了。



“博傻“策略依旧有市场

很多人听到以上的案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律师要强调这是真实发生的事,而且在纽约和加州地区非常多。我们接到投诉的受害者基本都为女性,而且金额不菲。

A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 “博傻心态“。A的谎言,其实命中的概率非常之低,也很少有人会上当。但是只要一旦有人中招,那受骗的金额就会非常之高。所以从本质上,A只要每天重复这样的行为,终归会有人上当。

这就跟以前在中国收到的诈骗短信一样,不少人会觉得。这么漏洞百出的诈骗短信怎么会上当呢?但是按照概率学来说,必定会有人上当。

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类型的案件,一旦受骗,单个受害者的金额可能是几十万美金,甚至是到上百万美金,而且往往都是中年妇女的血汗钱。所以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提高警惕。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相关搜索: 收钱码 亲属(1)
最新商家点评
ChineseInHouston总共有1291条点评, 1368次评分
修空调找老李,修不好不收费!
Review by 227大头猫 at 08/21/25
李师傅人不错,今天我朋友家空调排水管堵了,李师傅修好后,竟然没收费,人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