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导演赵婷(Chloé Zhao)执导的最新电影、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的《无依之地》,原计划于本月4日在美国公映,但因疫情原因,该片今年9月在美国某露天电影院举行点映活动。12月4日改为在林肯电影中心座位有限的“虚拟影院”上映,该片正式的影院上线被推迟到明年2月19日。
赵婷是首位拿下金狮奖的中国籍女导演,也是继侯孝贤、张艺谋、蔡明亮、李安和贾樟柯后,第六位获得金狮奖的华人导演。全球媒体为之雀跃。赵婷偏爱讲述被美国社会遗忘的人群的故事,难能可贵。
图:《无依之地》预告片 (来源:预告片截图) “人生可以重新选择,你可以做一个不同的人” 《无依之地》由奥斯卡影后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主演,电影讲述内华达州农村的一个巨型工厂美国石膏厂(United States Gypsum)崩溃之后,女员工弗恩(Fern)收拾行装,开着货车穿越美国西部,踏上探索现代游牧民族在传统社会之外的生活之路。赵婷在9月的点映活动上说,一个住在白色栅栏房子里过着最传统美式生活的女性,如何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自给自足,这令她着迷。或许,电影试图告诉观众:人生可以重新选择,你可以做一个不同的人。或许,正是女主角身上那股穿山越海、永不停止的西部牛仔精神,拨动着所有无力抵挡时代步伐的普通人的心弦。
图:《无依之地》主角弗恩踏上货车之旅。 (来源:预告片截图) 豆瓣观众“暖”称赞《无依之地》呈现了“被遗忘的一代美国人”,因此具备了某种美国文化编年史的意义。电影所涵盖到的群体足够普世和典型,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生活选择,背后是他们所成长的年代带给他们的影响。“譬如,以男性为经济支柱的传统美国家庭,妻子在丈夫去世后难以为继,只能选择游牧生活。再像是在新时代里,脱离社会语境已久的女性无法再次进入工作决定价值的资本主义系统中。与其说这些人是被迫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倒不如说是此前的美国梦让他们游荡在这样骑士般的自由和艰苦里。”的确,《无依之地》透过流浪和动荡的生活细节,让我们窥见“无房一族”(Houseless)生活本质中的诗意和苦涩。这部电影也让人联想起多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愤怒的葡萄》,两者表达的都是美国穷人的嘶哑“呐喊”。
而赵婷介于纪录片和虚构之间的影像风格独树一帜。电影中,一位名叫琳达(Linda)的和蔼微笑的银发女人由琳达·梅饰演,而斯万克(Swankie)饰演一位只有七八个月寿命、总在货车上挂着骷髅头骨的女人斯万克。其实,电影根据作家杰西卡·布鲁德(Jessica Bruder)同名非虚构作品改编,杰西卡曾经就是一名跟琳达、斯万克一样的大篷车迁徙者——一边找零工,一边迁徙旅行。只不过,《无依之地》的女主人公弗恩由美国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只有接地气而充满适应能力的弗兰西斯能演出弗恩,没有第二人选。弗兰西斯凭借2018年的《三块广告牌》获得奥斯卡影后,其出演的《奥丽芙·基特里奇》(2014年)曾经让我从一部虚构作品中窥见了女性真实的一生。
图:《无依之地》女主角弗恩 (来源:网络图片) 关注身份认同的“美国西部三部曲” 《无依之地》之前,集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副导演于一身的赵婷只有两三部作品。她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2015年),一鸣惊人先后入围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剧情片单元和第68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2017年的《骑士》再度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并最终摘下导演双周最大奖项“艺术电影奖”。
《哥哥教我唱的歌》关注少数族裔群体,细致描摹印第安原住民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华人导演跨地域驾驭偏冷门生疏题材,并将人文关怀呈现得淋漓尽致,上一个可能就要数华裔导演李安。
《哥哥教我唱的歌》讲述当代南达科他州印第安自治区粉红山脉(Pink Range)原住民(这里也称为“迷失之地”)一家人的亲情爱情故事。电影结尾约翰有一段如诗歌般的自白:“这是一个很难生存的地方,但是Jashaun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她在节日上盛装舞蹈,她看到这里的文化之美。古老的时代,流传至今的吟唱,围着篝火, 老前辈们告诉我们,在暴风中,要学会看云, 当风很强时,我们向云朵的方向倾斜,这样就不会被风吹跑。”此外,《哥哥教我唱的歌》中对于印第安文化的借用和暗喻颇为自然流畅。
两年后,赵婷拍摄了长片《骑士》,讲述年轻的牛仔布拉迪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驯马者,也是牛仔竞技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一次竞技比赛中,布拉迪被马撞到颅骨,身受重伤。医生宣布,他已经无法继续他的竞技生涯。布拉迪难以接受这一切,不仅因为牛仔竞技和驯马一直是他生活的全部,还因为他身边的人都靠他为生。回到家后,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他尝试重新夺取对于生活的主动权,他寻求一个新的身份认同,以及作为一个男人的涵义。
这部电影像是《哥哥教我唱的歌》的续集。赵婷的这两部电影中有很多类似的场景,例如人与马、斗牛竞技场、篝火边朋友间聊天、牛仔弹吉他唱着歌。两片都有类似音乐的运用,婉转悠扬的小提琴,演奏出旷野的空旷和孤寂。父亲葬礼上当地人演唱的曲调,配合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印第安人的音乐,恰到好处。
其实,在找到自己擅长的西部题材之前,赵婷也探索过其他题材。2010年她拍摄了一部讲述一个14岁的农村少女,被迫走入包办婚姻、寻求个人自由的故事。然而西方对这类中国题材已不再那么热衷,这部电影也泯然于众人。当赵婷遇到美国中西部印第安自治区的普通原住民,她肯定找到了亲切感——他们外表上跟中国人有几分类似,一些文化也很类似,例如服饰花纹跟中国西藏少数民族很类似。当她跟这里的人们打成一片,运用她在学院里习得的专业电影技术,以类似纪录片风格的影像,向全世界呈现被美国主流社会所忽视的原住民普通人的生活时,世界为之惊艳。
下一部拍黑人故事 图:赵婷 (来源:网络图片) 赵婷于1982年3月31日出生并成长于北京,父亲是中国房地产巨商赵玉吉,生母是一名医院职工,继母是著名演员宋丹丹,男友是《无依之地》的摄影师乔舒亚·詹姆斯·理查德斯。赵婷先后辗转于英美两国求学。她在纽约酒吧里打工,听了无数“纽约客”的人生故事后,进入了纽约大学提斯克电影学院求学。
赵婷可以说是“中国生,美国造”。三次采访过赵婷的电影博主赵小沁评价,赵婷“有极高的悟性、天赋,对影像的感觉、审美,从小四处闯荡的经历,独立制片的掌控力,被顶级资源青睐的好运气,赵婷的横空出世也不算意外”。
赵婷此前的三部电影都在探讨身份问题。身份认同话题可以说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一个母题,少数族裔电影创作者们(李安、米拉·奈尔等)尤其偏爱。除了关注印第安原住民,赵婷还将关注黑人群体,拍摄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第一位黑人副警长拜斯·里弗斯的故事。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靠关注少数族裔的独立电影作品成名,赵婷也不排斥商业电影。漫威公司宣布赵婷将成为电影《永恒族》的导演。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记者 美利坚年糕)
VIDEO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